聯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畢業生跟蹤調查報告
根據社會需求 加快我校發展
———陜西科技衛生學校畢業生跟蹤調查報告
我國現階段對醫療衛生事業人才的需求及人事制度改革為我校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機遇、挑戰、困難、希望同在,如何才能抓住機遇,深化內外部改革,是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同時,為了真正掌握社會需求,為我校的專業設置及畢業出路服務,我校于1996年,1998年,2000年及2001年先后進行了四次畢業生跟蹤調查,采取發放畢業生追蹤調查表,建立優秀畢業生自我總結、建檔、返校匯報工作制度,組織調查組,分赴河北、上海、北京等與有關醫院領導及有關人員交談,了解畢業生的思想工作情況。2001年12月,學校安置辦,團委組織在校班干部及1993年以來,帶過畢業班的班主任教師一行56人,分組奔赴全國15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歷時14天進行畢業生跟蹤調查。這次調查,涉及的范圍廣,人數多。我們分專業對所獲一手資料(安置花名冊,調查登記表,優秀畢業生登記表)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析,從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對學?,F設專業的調整,提供了詳實的依據,現就我們基本掌握的我校畢業生就業的特點和規律匯報如下:
一:調查方法:
1、為了能拿到第一手原始材料,克服調查的盲目性,出發前召開了專門會議,對調查活動進行具體安排,狠抓調查人員的培訓工作,并確定調查專題,設計有關表冊分省包干,任務到人。
2、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由各畢業班班主任協助確定外調樣本。
3、采取以省會城市為中心,向各地級市縣各單位輻射的辦法。調查組足跡遍及十五個省市的420多個單位,直接見面畢業生1200余人,召開各種座談會130多次,和畢業生及各醫院領導談話1800多人次。
4、校領導匯總各調查組調查報告,召開調查組及畢業生各班班主任參加的匯報會,根據所調查的情況,認真分析,探討我校專業設置,辦學方向,就業指導等各方面工作的特點及規律,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二、調查內容及情況
1、畢業生流向及就業情況
我校自1993年創辦以來,先后開辦了護理、檢驗、藥劑、醫學影像、麻醉、醫士、助產、口腔等十個專業,畢業學生共4935人,其中3200人被各部隊醫院錄用,地方醫院錄用1700人,從事醫院行政管理20人,私營醫院152人,進入高等院校深造的120人,參加自學考試150人,與人聯辦醫院10人,個人開藥店10人,開辦社區醫療服務門診20人,就業總人數5382人,就業率98%,對口率90%。
從畢業生流向來看有下面幾個特點:
(1)全國各地部隊醫院,地市級醫院,及各地大型私營醫院歡迎錄用我校畢業生。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畢業生被這些單位錄用。
(2)安置到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畢業生深受歡迎,這批畢業生把學到的專業知識用之于南方,服務于南方患者,練了技術、活了腦筋、長了見識,反饋回了信息,增強了自我發展的能力。
(3)畢業生中自辦社區醫療服務門診部或聯辦醫院數目逐年按畢業生人數遞增,且醫院或門診規模越來越大,投資越來越多。
(4)檢驗、藥劑專業共1486名畢業生全部就業,就業率100%,從反饋回來的信息看,檢驗、藥劑畢業生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畢業生只是緩解了社會急缺的現象。藥劑專業畢業生個人開藥店的已初具規模,方便了其附近患者。
(5)業務能力強,技術素質好,我校畢業生利用自己所學專業,不斷開拓進取,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骨干力量,成為各單位不可缺少的人才,為單位的振興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6)招生人數逐年遞增,學生來源廣泛。招得來,留得住,今年共招新生780名,在校生達2186人。
綜上所述,我校歷屆畢業生在上級單位的關懷下,在學校的具體就業指導下,在家庭、社會的關注下,他們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一技之長,經過頑強努力,銳意進取,創出了一條就業的新路子,在社會上站穩了腳跟,在單位上成了骨干。并用他們辛勤的汗水,累累的碩果,向醫院向學校向患者展示了他們的嶄新風貌。受到各用人單位領導和患者的贊揚。
我們認為:我校畢業生走向社會深受歡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他們有技術,有知識,有能力,沒架子,謙虛、踏實、吃苦,沒有鐵飯碗做后盾,競爭意識強,用人單位不背包袱,無后顧之憂,不受內在編制限制。
二是辦社區醫療服務門診或藥店的責任心強,具有愛心,知識全面,技術高,病人至上,視患者如親人,態度好,收費低。
2.在崗表現
我校畢業生絕大多數思想好,工作態度好,道德品質好,工作積極踏實,勇于開拓,不斷鉆研,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技術骨干。我們對走上工作崗位的1200余名畢業生的抽樣調查中發現,我校畢業生一進單位即能上崗工作,頂崗勞動,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其中700多人成為科室主要技術力量,有20人調到科室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我校畢業生王青花同學,畢業后回韓城實習鍛煉2年后,投資10多萬元與四軍大幾位退休老教授合辦起了芝林消化疾病??漆t院,現在韓城市已初具規模,年收入達20萬元之多。
實踐證明,我校向社會輸送的畢業生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單位的振興與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向社會證明,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大有作為,職業教育前途廣闊,有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
三、幾點體會和思考
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出路問題是社會、家庭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系統的社會工程。在目前情況下,在探索尋求這一問題得以完善解決的進程中,我校畢業生就業路子越來越寬,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1、辦學宗旨明確。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我們堅持扎實細致、靈活機動的辦學方針,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我們培養的學生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懂技術的新型人才。在專業設置上我們本著服務適應性原則,可行性分析原則,我們先后開辦了十個專業。我們與各用人單位和勞務市場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根據掌握的實際情況,我們對人才需求預測準確,專業設置較為合理,培養目標,辦學體制,辦學形式,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實際相適應。
2、有一個團結,開拓,創新,進取,熱愛職教的領導班子。由于職業技術教育的超前性,職業學校辦學難度不小。經費不足,社會不夠重視,生源缺乏,畢業生難以安置,問題成堆,道路曲折。學校領導在這些自然人為困難面前,沒有氣餒,以艱苦奮斗,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精神向困難挑戰。老校長李健唐同志,一心撲在職教事業上,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善于管理,付出了辛勤勞動。副校長李林同志兢兢業業,踏實肯干,吃苦耐勞,主管教育、教學和畢業生實習及安置工作,為開拓新的專業付出了艱苦的勞動。在他們的帶領下,使我們這所職業學校幾經坎坷而能不斷壯大。
3、有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幾年來,我們堅持不懈地狠抓了教師隊伍建設,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教職工對職教的認識。使每個同志能在職業教育這條戰線上,以主人翁的態度,創造性地工作。目前,我校有專職教師69名,兼職教師123名。任課教師中,高級職稱59名,中級職稱90名。這支過硬的教師隊伍保證了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培養出了高質量的畢業生。
4、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我們學校成立了實習管理科,專門組織安排實習教學。同學們邊學習、邊實踐,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有專門的實習基地,校內有52個實驗室。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際操作,培養了他們的專業技能。他們走出校門,就能立即適應社會上的競爭形勢。
5、重視信息反饋,強化就業指導工作。我們發放畢業生登記表,建立優秀畢業生返校匯報,召開畢業生座談會,家長座談會,單位領導碰頭會,發信函了解情況,班主任隨時調查,學校組織大型調查等方法加強信息反饋,強化就業指導。
幾點思考:
1、聯合辦學有利于職業教育進入市場。
職業技術教育進入市場,首先是進入人才市場,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地運用價值規律研究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培養的數量要相適應,而且專業結構還要相適應。但人才培養的周期和醫院對人才需求的即時性又存在著矛盾,人才的大量儲備滯銷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后果。鑒于這些原因,聯合辦學的優勢便顯示出來,即不僅能更好地培養人才,而且使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對路的前提下,等于畢業生提前在市場上找到就業門路,由于聯辦單位提出的專業設置,招生計劃和培養層次都是根據各醫院發展實際需求提出的。因此,聯合辦學有利于學生就業安置,有利于職業教育進入市場。
2、根據人才市場變化,抓住機遇,快速反應。人才市場也是瞬息萬變的,這與我們傳統教育的穩定性是相矛盾的。因此要適應市場。就職業技術教育既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也要成為市場經濟中一支部隊,隨著市場的瞬息變化,快速地做出反應。我們根據各醫療器械公司及各醫院器械科的需求,經過反復調查論證,今年及時設置了醫療器械維修專業,而各地用人單位聞訊后,已與我校提前聯系,預訂畢業生。據此看來,我們必須隨時了解市場,研究市場,敏銳地觀察市場,迅速果斷地做出反應,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教學內容及學制。
3、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是蠃得市場的關鍵。
同企事業的產品一樣,畢業生的質量是職業教育贏得市場的關鍵。我們理應把專業技能,作為抓職業教育質量的重點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掌握所學專業技能的人才,以確保他們走向社會,能站住腳,扎住根。我校參加省衛生廳的統考,三門理論課,一門實踐課,過關率每年都遙遙領先于其它學校。有了衛生廳頒發的合格證、水平證及教育廳頒發的畢業證,我們的學生走向社會,成為市場的搶手“產品”。
4、繼續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特別是在當前各公辦院校大力擴招的情況下,要利用政府部門及各學校的宣傳,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把擠高考這一獨木橋上的千軍萬馬分一部分出來走職業教育之路,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程。因為思想觀念的轉變需要做長期的、深入細致的宣傳教育工作。
5、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鼓勵學生聯合就業或自謀職業??朔蕾噷W校安置的思想,為學生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6、職業教育雖然是業前教育,但學校不能一芳永逸,安置過就萬事大吉,而應在學生走出校門后經常到用人單位了解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問題,繼續教育他們為社會多做貢獻。爭當技術標兵,這方面我們以前想了不少辦法,今后仍要不斷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7、要敢于創新開拓,敢于打破常規,在坎坷曲折中開掘出一條寬闊的坦途。
從整個調查結果看,我們不難發現,這幾年,我們辦學的方向是正確的,路子是對頭的,我們用辛勤的汗水培養出了5491名畢業生,這些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各用人單位初步顯露出他們的才華,成為各單位的有生力量。他們辛勤勞動和顯著的成績,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道路還很艱難,我們不能松懈,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努力拼搏,加強改革,適應市場,促進職教事業的進一步發展。